Fork me on GitHub

虚拟女友亦能摸!《头号玩家》场景实现且不插电

  栗子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公众号 QbitAI

  还记得《头号玩家》中,男女主角在虚拟世界中约会的场景吗?

  女主只是轻轻地抚摸了一下,男主瞬间就感到了一股“电流”触达全身。

  他已经傻傻的分不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了。

  虽然电影中的 VR 设备已经不再新鲜,但是这种触觉看起来还是非常科幻,看上去没有 10 年 20 年研究很难实现。

  但现在,我们可能不必等那么久了。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西北大学的研究者用一组皮肤贴片系统,不仅能让你感受到远方亲人的抚摸,也能让你抚摸到远方的亲人。

  当然,VR 游戏中的人和物也能感受感知到。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啥大胆的想法了?日本有个游戏叫 VR 什么友?

  而且这套装置完全无需复杂的插线供电,仅需无线信号就能驱动,辐射强度也在美国 FDA 规定的范围内,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这一研究也登上了最新一期的 Nature。

  无线供电操控,实现毫米级触觉反馈

  皮肤是一种神奇的生物系统,表面布满了传感器,人类和外界的物理接触,全靠它们了。

  为了让皮肤感受到触觉,团队开发了数百个功能组件,最核心的部分是执行器。

  每个执行器,仅重 1.4 克,直径 12-18 毫米 (指甲大小) ,厚度 2.5 毫米。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密封在丙烯酸基料里面的铜线圈,二是安装在聚合物上的永磁体。

  当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磁体就以和电流相同的频率振动起来,对皮肤上面不同的点施加压力,让不同的位置产生毫米级的触觉反馈,于是皮肤便有了触感。

  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单块皮肤中排列 32 枚执行器,而且可以分开控制,来产生更加精细化的触觉反馈。

  这些组件,都收纳在了厚度为 3 毫米、由硅胶覆盖的合成橡胶薄层中。

  不仅透气,而且也能重复使用,就算弯曲甚至扭曲也不会影响功能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组件中还有芯片级的集成电路和天线,使它可以无线操控和供电

  这就解决了当前所有同类设备被电线束缚的尴尬境地。

  根据论文中披露的数据,无线信号的传输范围是直径一米,比之前最先进的技术范围扩大了 10 倍。

  而且,驱动执行器的能量也不算高,只需 1.75 毫瓦的功率,就能引起明显的振动感觉。

  而一般以直流电驱动的执行器,需要大约 100 毫瓦的功率,才能产生相同水平的振动。

  如此设备,应用范围也不仅仅限于 VR 领域。

  在论文中,他们也对这个系统进行了测试,进一步展现这个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在第一个实验中,是一个女孩和祖母进行视频通话的场景,她只需要触摸屏幕,祖母就能够通过手臂上的设备感知到了孙女的抚摸。

  第二个实验中,是一位下臂截肢的男人,上臂上贴上片,用一个有机械手的假肢抓住物体的时候,感受到了自己的确是在用手抓住物体。

  第三个实验中,一个人在玩格斗游戏的时候,身上贴上片,当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被攻击的时候,自己相应的部位也能够感同身受。

  34 名合作者,两位一作来自中国

  这个研究一共有 34 名作者,横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物理和化学等多个领域。

  根据 EurekAlert 报道,整个团队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才研发出了这个装置。

  有两个共同一作,分别是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于欣格和解兆谦。

  除了香港城市大学之外,他们的研究单位还有大连理工大学和西北大学。

  于欣格现在是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导,2009 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5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攻读博士。

  解兆谦,2013 年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就职于香港城市大学担任研究员。

  研究的通讯作者也有两位,分别是西北大学的黄永刚教授和 John A. Rogers 教授。

  其他的研究人员,分别来自于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清华大学及山东大学等。

  研究还在完善中

  首先,人类的皮肤可以探测到亚毫米级的触摸感,但设备中的执行器直径 12-18 毫米,厚 2.5 毫米,相比之下还有不小差距。

  他们提出了一种小型化设备的方法,经过仿真测试后,他们认为可以将执行器的直径和厚度减少十倍和三十倍。

  其次,每个执行器由一组大约为 5 毫安的电流驱动,比消费级电子产品高,而且没有办法更好散热,也会影响性能和用户体验。

  最后,尽管优化后的执行器只需要 1.75 毫瓦的电力,但整体上电力消耗也很大,想要持续无线地操控这个平台,应用到实际中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

  不过就算存在诸多待完善的空间,但 Nature 上的这篇研究,也描绘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真正 VR 体验,已经不再只停留在斯皮尔伯格电影中了,不是吗?

  不仅仅是科幻电影,对于整个 VR 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至少从 VR 游戏的交互性上,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说到这里,真的不得不提隔壁岛国的那些 VR 游戏,加入了这一技术,那还了得?你怎么看?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87-0

来自:
量子位(ID:QbitAI)

作者:Johnson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