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大脑中普遍存在具有致幻效果的二甲基色胺,而且是自然产生的。这一发现是研究二甲基色胺的第一步,并有助于弄清该物质在人类大脑中的具体作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 7 月 4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老鼠大脑中能够自然产生二甲基色胺(DMT),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致幻物质。而且二甲基色胺自然产生于人类、老鼠等哺乳动物大脑中。
在过去几年里,来自好莱坞、硅谷等地寻求刺激的人们纷纷前往南美洲参加一种“死藤水疗养”,死藤水是南美洲居民使用一种藤本植物的根泡制成具有致幻作用的饮料,他们利用这种致幻藤本植物酿造混合物。依据当地部落居民的传统,死藤水用于举行神圣的宗教仪式,喝过死藤水的人会出现短暂的幻觉效应,一些人称该物质会产生终生影响。
死藤水中导致幻觉的活性成分正是二甲基色胺(DMT),目前,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医学院领导的一支研究小组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大脑中普遍存在二甲基色胺,而且是自然产生的。这一发现是研究二甲基色胺的第一步,并有助于弄清该物质在人类大脑中的具体作用。
密歇根州大学分子与综合生理学系博士吉莫·博尔济吉(Jimo Borjigin)说:“二甲基色胺并不仅仅存在于植物之中,也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据悉,她对二甲基色胺的兴趣源自偶然发现,在研究这种迷幻物质之前,她的研究重点是松果腺产生的褪黑激素。
17 世纪,哲学家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声称,松果腺是人类灵魂所在之处,松果腺是一种位于大脑深处松果形状的小型组织。自从松果腺被发现以来,它一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松果腺被人们称为“第三只眼睛”。
现在科学家知道松果腺控制褪黑激素的产生,在调节昼夜节律或者人体内部生物钟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博尔济吉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整理研究资料,认为松果腺具有一种神秘力量。
这一核心理念可追溯至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员里克·斯特拉斯曼(Rick Strassman)制作的一部纪录片,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他进行了一项试验,人类试验者通过静脉注射二甲基色胺,并在致幻效果消失后接受采访。在一份有关该试验的纪录片中,斯特拉斯曼表示,他相信松果腺会制造和分泌二甲基色胺。
博尔济吉说:“我曾自言自语……我研究松果腺这些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观点。之后我联系了斯特拉斯曼,希望他提供研究来源,当他承认这仅是一种假设时,我建议一起来验证这种假设理论。我认为如果二甲基色胺是一种内源单胺物质,使用荧光检测器可以很容易检测出来。”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微透析管通过松果腺插入老鼠大脑,收集了一个样本,分析并确认了二甲基色胺的存在。该试验结果发表在 201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中。
然而,博尔济吉对此并不满意,接下来她试图发现二甲基色胺是如何合成的,以及在哪里合成,她的研究生、论文第一作者乔恩·迪恩(Jon Dean)使用一种叫做“原位杂交”的方法进行了一项实验,该方法使用标记的互补 DNA 链在组织切片中定位特定的 RNA 序列。
博尔济吉说:“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发现大脑神经细胞中含有制造二甲基色胺所需的两种酶,这意味着二甲基色胺并不仅仅存在于松果腺,也存在于大脑其他部位,包括:新皮质,以及对学习和记忆等高阶大脑功能非常重要的海马体。”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她的研究工作还发现经历心脏骤停的老鼠体内二甲基色胺增多。2018 年,英国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称,二甲基色胺作用效果可以模拟濒死体验,即人们曾报道称超越身体进入另一个境界的感觉。
博尔济吉希望深入探索大脑自然产生的二甲基色胺的作用,以及它在正常大脑功能中所具备的重要意义。我们并不知道大脑中是如何产生二甲基色胺,我们只是说,我们发现了大脑中产生该化学物质的神经元,它们的水平与其它单胺类神经递质十分相似。(叶倾城)
来自: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