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无分文到一夜暴富有多遥远?其实,只要解决一道数学题就能实现。
2000 年 5 月,由美国富豪出资建立的克莱数学研究所,精心挑选了 7 大未解数学难题。无论你是数学家还是流浪汉,任何人只要解决其中一题,都可以领走 100 万美金。
七道题也被称为“千禧年数学七大难题”,美国希望通过悬赏的方式高效解决问题,对于数学家而言,无疑也是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
但有这么一位视金钱如粪土的俄罗斯数学天才,解决了七大难题中困扰人类 100 年的“庞加莱猜想”,却拒绝领取 100 万美金。
佩雷尔曼
2010 年 6 月,为表彰佩雷尔曼攻克庞加莱猜想,巴黎举行的千禧奖仪式决定授予他 100 万美元的奖金,但佩雷尔曼却以“对钱不感兴趣”为由,拒绝领奖。
对大众而言,这简直难以置信,但在数学界看来,这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因为这已经是佩雷尔曼第N次拒绝荣誉和奖金了。
菲尔兹奖
2006 年 8 月,有着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授予了佩雷尔曼,以表彰他在几何学上的贡献。一枚印有阿基米德浮雕头像的奖章和约 1.35 万美元的奖金,同样被拒之门外。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没有路费来领奖”。
联盟主席约翰鲍尔表示:愿意支付来回所有食宿费,但佩雷尔曼还是不为所动。
佩雷尔曼唯一领取的奖是在 1982 年,他 16 岁那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代数和几何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满分 42 分拿到的金牌。
年轻时的佩雷尔曼
此后他便走上了“拒绝”之路,在他拿到金牌后的 1 个月,耶鲁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提供 20 万美元的奖学金和解决住房问题。由于政治原因,身为苏联人的他拒绝了美国高等学府的邀请。
他还拒绝过 1995 年斯坦福大学职位的邀请,理由是不能接受要求自己投递简历;1996 年拒绝过只颁发给 32 岁以下数学家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和不菲的奖金,等等。
佩雷尔曼的名气,实际早已盖过他所解决的百年难题——庞加莱猜想。
庞加莱
庞加莱猜想是庞加莱在 1904 年提出的,属于拓扑学中的难题。
拓扑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几何图形扭曲拉伸,不断割离和粘合,连续变换后,研究图形中保持不变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越是难题,它的问题就越简单,庞加莱猜想的问题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任何一个单连通的封闭三维流形,一定同胚于一个三维球面”。
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这个问题就是:上图中的小球,我们用一根绳子套住,绳子的两端在黄点位置相遇,如果在黄点用力向左右两端拉绳子,会发现绳子套的圈在慢慢缩小,最后可以缩小到一个点,将绳子收回。
庞加莱猜想就是要证明: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收回绳子的物体是球形。
举个例子: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这并不严谨,如果将地球的南北极贯通,地球就变成了上图中的甜甜圈形状,并不是圆的,但绕一圈也可以回到原点。
用收绳子的方法验证这个问题,会发现上图中右下方的红线,绕了甜甜圈一圈,用力拉绳子的两端,绳子会被甜甜圈卡住,无法收回,说明这个图形不是球形。
庞加莱猜想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形状,应对未知危机。
佩雷尔曼解决庞加莱猜想所用的工具,并非拓扑学知识,而是独辟蹊径利用微分几何学的新知识来证明。
2002 年 11 月到 2003 年 7 月,他将三篇证明过程,陆续发表在康奈尔大学的 ArXiv 共享网站上,这个网站是未经审评的论文初稿网站,算不上权威。
ArXiv 共享网站
第一篇证明过程发表后,佩雷尔曼通过邮件通知了拓扑学专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翰摩根,普林斯顿大学的田刚等人。
三组数学团队分别对证明过程进行审查,但由于内容思维极具跳跃性,麻省理工学院索性直接邀请他来学校当面讲解。
2003 年 4 月,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堂里挤满了人,但他们大多数都是来凑热闹的,很多人只想一睹这位数学天才的风采,真正研究过证明过程的人少之又少。
直到 2006 年,田刚和摩根出版了一本研究佩氏证明的专著,对证明过程进行了注解和分析,数学界终于松了一口气,花了 3 年时间终于能看懂佩雷尔曼写的是什么了。
数学界经过多方校对,确认了证明的正确性,但想要领取 100 万美金,需要将证明过程发表到权威数学期刊,佩雷尔曼毫不理会这样的规定。
最终,克莱数学研究所妥协了,只要佩雷尔曼来领奖就可以了,但他依旧无动于衷。就差直接把 100 万美元堆在他家门口了。
佩雷尔曼很有钱吗?100 万美元都不放在眼里。
实际上,他已经穷到可以拿救济金的地步了,还经常被误认为是乞丐。
据邻居回忆:每次见他都穿着一件防水布衣和布满灰泥的长裤,在他家旁边住了 7 年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头发不剪,胡子不刮,刚开始以为是个精神病人。
有一次找他帮忙进他家才发现,除了床和电话什么也没有。
佩雷尔曼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偶尔还是会到商场购物。
据超市店员回忆,他每次来买的东西都一样:通心粉和面包,还有特定牌子的酸奶,不吃水果,也不沾烟酒。
在研究庞加莱猜想的几年时间里,佩雷尔曼辞掉了所有工作,断绝人际交往,仅依靠此前工作的积蓄度日,几乎像是从人间蒸发了。
生活如此贫困却不领奖金,与他人生中几段经历有关。
1987 年,佩雷尔曼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俄罗斯的司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也经常游走于国内外讲学,这使他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但研究所要求,所有人每 5 年要进行一次职称评比,需要写一定数量的论文,这是硬性要求,佩雷尔曼认为这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并非纯粹的数学研究。
有一次在几何研究院,他还与同事发生了争执,最后佩雷尔曼被调往与他研究方向不同的科室,从此他就不再来研究所上班了,1994 年开始专心研究庞加莱猜想。
恰巧,庞加莱猜想在 2000 年被评选为千禧年难题,正是这个机遇让人们了解了这位隐世奇才。
2006 年,佩雷尔曼被评选上菲尔兹奖后,被告知由西班牙国王颁奖,他说道:“国王又不是数学家,为什么有资格颁奖?”
按照佩雷尔曼的原话翻译:“今天他们说你有资格获奖,你就有资格,明天说你没资格,你就没资格”。
骨子里透露着对组织和制度的厌恶。
实际上,佩雷尔曼在 2005 年之后就不再是数学家了。
他曾向自己的老师抱怨,说对整个数学界的人和体制都失望至极,数学圈的争名夺利,嫉妒他人成果是家常便饭,为了抢夺科研果实的明争暗斗也屡见不鲜。
这次,他彻底辞职了。
时至今日,这位曾经满脑子都是数学的男孩已经 53 岁了,孤身一人并未结婚。
他也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纽约时报》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佩雷尔曼你在哪里?”。
有人开玩笑说,他现在说不定正在深山里捡柴火。
2014 年,有媒体拍到他在瑞典的一家纳米技术公司上班,但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从整个国家一夜之间变得风雨飘摇,再到家庭的分崩离析。
佩雷尔曼最后还是决定,回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母亲身边,靠着退休金生活,闲暇之余还会去森林里采摘蘑菇。
将近 20 年时间,七道千禧年难题,只有庞加莱猜想被攻克,剩下的六题分别是: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隔、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NS 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P/NP 问题、霍奇猜想、黎曼假设。
这些难题对他们的解答者一视同仁,就像紫霞仙子的宝剑,一直在等待有缘人出现。
来自:
克罗万象(ID:xde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