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7月29日是复读机发明28周年纪念日

  那时的复读机还不叫“人类的本质”。

  1991 年 7 月 29 日,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收到了一条名为“电脑语言学习机”的申请。

  这项专利通过后,其中一位名叫钟道隆的设计者选择公开专利的内容。很快就有厂商开始根据他的发明制造商品,并且为它起了个简单易懂的名字——复读机

  就这样,已经是 28 年。复读机也慢慢从一种学生们几乎必备的工具变成了某项尘封的共同回忆,最后又成为了网络上一个响亮的新梗。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钟道隆、“逆向学习法”和复读机

  为复读机提交专利申请时,钟道隆 57 岁,彼时的他已经有了一个很响亮的头衔:“英语学习逆向法”的发明者。

  这个头衔所带来的名气,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他的传奇经历——45 岁时开始自学英语,“听坏了十几部录音机,翻坏了两部字典”,终于学有所成,并且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逆向法”,渡己之后还要渡人。


学习中的钟道隆

  正值上世纪 80、90 年代,国内社会快速变迁,人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自然而然地,一股英语热潮便这样刮开。在 45 岁“高龄”成功学习英语的钟道隆,也因此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偶像。

  带着这样的光环,钟道隆被请到南京通信工程学院作了副院长(他本身就是通信设计方面的专家出身),负责英语教学方面的工作。除了自创的学习方法之外,他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自己的经历:“学英语我听坏了十多个个录音机,等你们学坏了一个收音机,再来和我讨论学英语!”

  然而,就像李阳的疯狂英语练起来有扰民之嫌一样,学生们也对钟道隆的方法提出了异议:我们当学生的,哪有买十几个录音机的钱?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让钟道隆陷入了思考。当时还是磁带的时代,由于播放方式与机械结构有关,使得“倒带”成了一个相当难解决的问题——已有的方式又麻烦又容易损坏磁带,如果有什么办法可以方便地让某句内容不断重复就好了。

  靠着之前积累的专业功底,他决定亲自动手。在自掏腰包报废了无数台机器后,1991 年春天,钟道隆终于完成了心中的那台“语言学习机”。那时的专利申请费要 2000 多元,相当于他近半年的工资,于是一直等到 7 月 29 日才完成了申报。

  复读机的“黄金时代”

  关于复读机,钟道隆的故事并不是全部。

  在提交申请之后,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外语电化教学》杂志上发布了复读机的工作原理,嗅到商机的厂家蜂拥而至,各式各样的复读机产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

  钟道隆身边的人劝他去收专利费,毕竟“复读机每年的产值 20 到 30 亿,千分之一也是很大一笔收入”。但他作出了相反的选择:1994 年,在对复读机作出了一项改进后,他和另两位合作的设计者一起放弃了专利权,无偿提供给公众使用。

  从此以后,复读机的市场迅速膨胀,人们关于复读机的记忆开始萌生。

  1999 年,国家教委宣布今后将在外语教学中重点考察口语、听力综合水平;2001 年 7 月中国申奥成功,到了年底,中国加入 WTO 的消息又让学英语的热潮越来越旺。

  大家需要听得懂英语,也需要说得出英语,复读机因此成了学生们手边最趁手的工具。根据统计,1998 年中国市场上复读机的销量还只有 50 万台,到了 2002 年的时候就已经膨胀到了 1300 万台。


当时的步步高复读机广告

  在 2002 年掀起的这场复读机市场大战,丝毫不逊于近些年的外卖或者共享单车市场争夺战。当时众多复读机厂家纷纷砸钱邀请明星代言,周星驰代言步步高、李亚鹏代言万信、赵薇代言爱得乐,甚至连米卢都参与进来代言起了金正。

  复读机广告的狂轰乱炸以及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还给一些人带了新商机。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的《农村百事通》,就曾在“金点子·金不换”栏目里刊登过一则很有时代气息的致富信息——《开间复读机出租店》。

  如果你试着回想一下记忆中和“复读机”相关的词汇,也许会发现,很多品牌的名字从那时起就已经和它绑定在了一起:步步高、诺亚舟、文曲星……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甚至还有不少厂商标榜自己是“专业生产复读机”,比其他家的产品要更先进一些。

  而除了用来学英语之外,复读机还“意外”成为了不少人的音乐启蒙。

  仿佛是学生和厂商之间的一种默契,标榜着用来学习的电子设备总会留有娱乐的余地。就像小霸王学习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插卡带打游戏、电子辞典主要用来下五子棋一样,装在复读机里的,也常常是周杰伦的磁带。

  就这样,比起当时尚属昂贵的索尼 Walkman,复读机通过它“用来学习”的正当性和低廉的价格抢占了学生们的课桌。

  沉寂、式微和延续

  王权没有永恒。随着技术的发展,复读机也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出。

  在被更新、更“数码”的产品取代了位置之后,磁带复读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时代的眼泪,逐渐被合并成了其他设备上的一个功能。

  当年在复读机市场上群雄逐鹿的厂商们,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步步高依然在做电子教育产品,只是产品线已经升级成了“家教机”和“点读机”;诺亚舟则早在八年前就已经宣布转型,抛弃了这方面的业务;更多其他大大小小的厂商,则已经以不同的方式从这片市场中消失。

  复读机,这个风靡一时的电子设备,逐渐像曾经为手机电池充电的“万能充”一样,淹没于快速翻涌的历史浪潮中,而由此产生的代沟也清晰可见。2014 年,《城市信报》报道了一则颇具喜感的新闻——小学教材竟然配了磁带,面对“妈妈,这是什么呀?”的疑问,家长只能无奈去给孩子买上一台复读机。

  有些经历过复读机时代的人如今已成家长,在这个炎炎夏日,除了给孩子找个补习班充实一下暑期生活,或许买台复读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2018 年,“复读机”返老还童,再一次密集的出现于大众眼前。

  一句“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很快,不管是微博还是朋友圈,各式复读机遍地横行。

  有人说这是过去贴吧里“+1”、“顶楼上”行为的变体,有人说它来自一款曾经在网络上一个用来解释信任的博弈论小游戏《信任的进化》,也有人说它源于大名鼎鼎的“爽哥”ywwuyi 在直播中的一句感叹……

  复读机、鸽子精、柠檬精、真香怪如今并称人类四大本质

  但更多的人,其实正是从其他复读机的口中见到的这句话,而他们自己也迅速成为了这句话的新一任复读机。任何事情都可以复读,任何话都可以复读,复制粘贴是复读,转发也是复读,把一件事换个花样继续说,同样也是复读。

  有识之士尝试用学术界所谓的“迷因”(meme)来解释这样的现象。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创造了这个词,用来说明“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传播”。

  这种用传染病学的视角来分析文化传播的方式甚至演化成了专门的“迷因学”,它的核心论点就是将迷因比作病毒,而我们这些“复读机”就是感染了病毒的人。

  时代在变化,速度在加快,人们的心态也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学习英语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跟着磁带不断重复,展示自己观点有了许多种途径。复读机原本的意义也随之被消解,从学习工具变成了一种行为的代称(我甚至怀疑再过十年是否还有人记得它最初的用途学英语)。

  但大家又惊愕的发现,自己已经生活在了一个怪圈里:人人都渴望变化,希望变得独特,却又跟随着他人的行为和想法不断“复读”。我们批评六小龄童在不同场合的“复读”,可自己也身不由己地做起了一样的事。

  就像一台 28 年前发明的,真正的复读机那样。

  就像一台 28 年前发明的,真正的复读机那样。

来自:
网上冲浪记事(ID:djyjs0219)

作者:Johnson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