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微网获悉,就“苹果 10 亿美金收购 Intel 基带业务”案件的行业影响,市场监管总局开始向业内终端企业询问相关意见。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收购案已经对外公布了接近 80 天,但这么长时间以来,苹果从未向中国监管机构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大家都对这一案件高度关注,现在监管机构已经开始主动问询。”
多数接受集微网采访的行业人士以及反垄断律师、专家认为,“该案件已经达到了申报标准”,“考虑到这一收购案件对移动终端上下游均会造成影响,市场监管总局也应启动依法调查”。
目前,并不确定市场监管总局是否会对案件启动调查。但需要指出,苹果最初公告时约定在今年 Q4 完成交易,一旦调查启动,按照正常流程,调查需要约 90 天审查周期,而“审查期间,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收购案有可能无法如约交割。
苹果的申报标准?
2019 年 7 月 25 日,苹果正式对外公布这一收购案,以 10 亿美金收购 Intel 大部分智能手机的基带业务,苹果将接收 Intel 的 2200 多名员工、知识产权及相关设备。
公告中,苹果明确表示“该交易需要得到相关辖区监管机构的批准”。但目前苹果仍未向中国监管机构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在苹果看来,苹果收购 Intel 基带业务,并未达到中国的申报标准,无需监管批准就可以合并。”
按照《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 4 亿元人民币;(二)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 20 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 4 亿元人民币。
显然,苹果本身已经满足了“100 亿”、“20 亿”的条件,是否达到申报标准的唯一条件在于,Intel 的基带业务在中国境内营收是否超过 4 亿元人民币。
目前,苹果是 Intel 唯一的客户,双方很可能通过在美国交易的形式实现“Intel 基带在中国没有收入”的表象,并以此规避反垄断审查。
但事实上,一位资深反垄断专家向记者分析:“无论双方合同订立在哪,最终 Intel 基带都会进口到中国,中国消费者为 Intel 基带埋单。Intel 基带在中国营业额的计算,必须要考虑这个情况。”2018 年,Intel 移动业务收入 36 亿美元,基带业务占比过半且至少 20% 基带最终销往中国,以此计算,Intel 基带在中国营收远超 4 亿元人民币。
“退一万步讲,即便营业额计算方式容易扯皮、达不成一致,”上述专家介绍,“那么从行业角度分析,苹果收购 Intel 基带业务成为一个拥有自研基带产品的手机厂商,势必对手机行业竞争产生影响。”
需要指出,在这次收购中,苹果将接收 Intel 的相关专利。以 5G 专利为例,根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 IPlytics 在 2019 年 7 月发布的数据,Intel 拥有 618 个 5G 标准必要专利族,排名第 9 位;而苹果只拥有 15 个 5G 标准必要专利族,排名 17 位。苹果将凭借此次收购大幅提升其 5G 专利储备,并且通过这些专利打击竞争对手,甚至限制竞争。
根据《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按照规定程序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表明该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上述专家认为:“无论苹果是否申报,监管部门都应关注这一案件,并主动调查。”
“未审先合并”或面临处罚
苹果在基带业务布局已启动多年。在今年被迫以 47 亿美元费用与高通和解之后,苹果进一步加速扩张其基带业务团队,以期尽早弥补基带业务的短板。
也正是因此,即便存在中国反垄断审查的不确定性,苹果仍然提前启动了与 Intel 基带业务的合并。
根据知名职场社交平台 LinkedIn 上的公示信息,2019 年 8 月以来,多位在 Intel 从事 4G、5G 调制解调器研发的员工、高管将工作单位变更为 Apple。此外,知情人士透露:“部分 Intel 基带业务的美国员工已经搬到苹果上班,并且参与苹果的项目研发了。”
事实上,这一行为已经构成“实质合并”,违反了“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的规定。有接受集微网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将向监管部门投诉苹果的违规行为。
多位业内律师介绍:“对于这种违规情况,监管部门可以进行罚款处罚,甚至要求苹果中止合并。”不过,上述人士均分析,由于中止合并在国内反垄断审查历史上并未有过先例,“如果只是罚款,那么对苹果的影响也不大。”
来自:
飞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