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为潜水进化出了更大的脾脏,这个民族依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

  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在海上生活休息,只能联想到完美的假期。但对飘荡在东南亚各个海域的巴瑶族人(Sama-Bajau)来说,这便是他们的一生了。

  他们生于大海、长于大海,最后再死于大海,也几乎不会踏足陆地。 


马来西亚附近海域巴瑶族小孩在水中嬉戏。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但与其说这是一种自由,倒不如说是一种禁锢。船屋和高脚木屋,将巴瑶族人禁锢在了海上。又因为是无国籍人士,他们没有任何形式的身份证件,也无法在陆地上长久居留。

  01

  “巴瑶”在当地语言有“海上之民”的意思,而巴瑶族也会被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和以篷车为家在陆地上流浪的吉普赛人相似,巴瑶族人则以木制船屋为家在海上四处漂泊。

  这种船体狭窄、船头翘起的木船被为“lepa-lepa”,巴瑶族一家几口人都住在上面,一艘小船就堆满了各种最简易的生活用品。如果这附近的鱼类减少,他们便会举家随船搬迁,非常方便。只要自家小木船能够到达的海域,就都是他们的家。

  千百年来,他们的踪迹遍布了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之间的岛屿,是最后一个“海上游牧民族”。 


绿色区域为巴瑶族人主要活动的区域,图源:维基百科

  木制的船屋除了是家以外,也是他们唯一的谋生工具。天刚亮,男主人便会开始一天的海洋狩猎。女主人则负责全家人的日常起居,以及用捕来的鱼去换购一些生活用品。

  而靠捕鱼为生的巴瑶族人,也有着非凡的潜水能力。只需一套砝码、一副木制护目镜,他们就能下潜到超过 70 米的海中,而每次都能在水下憋气几分钟到十分钟才上岸。


徒手抓八爪鱼的巴瑶男子。图源:James Morgan

  一般来说,正常人潜水憋气时长不过是一分钟左右,相比之下巴瑶族人则人人都是潜水好手,天赋异禀。

  确实,普通人能通过各种潜水训练来锻炼自己的肺活量,延长憋气时间。但巴瑶族人优越的潜水能力,却被刻在了基因里。因为世代生活在海中,他们也演化出了特殊的适应能力。一项研究就表明,巴瑶族人有着更大的脾脏,这能让他们的憋气能力发挥到极致。


图源:2014 WebMD, LLC

  研究人员将巴瑶族人的脾脏与邻近村庄的沙鲁安人(Saluan,与巴瑶人相隔 25 公里左右)作对比,后者主要是传统的农业,并非以渔业为生。

  结果发现,巴瑶族人的脾脏比沙鲁安族人要大 50%。即便是平时不参与潜水捕鱼活动的巴瑶族人,也是如此。这表明了这种脾脏变大的生理特征,并非是在日常潜水活动中锻炼来的,而是一种能够代代遗传的特征,与调控脾脏尺寸的基因 PDE10A 相关。


80 岁的巴瑶族渔民,图源:Caine Delacy/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平时一提到憋气、潜水等关键字,总能联想到“肺活量”,误以为憋气长久与肺的生理条件最为相关。但是脾脏的大小其实也很重要,因为脾脏本身就是红细胞的储存库。

  在潜水时,人类的脾脏会自然收缩。其目的,就是将这些多余的红细胞推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增加人体携带氧气的能力,让我们在短暂缺氧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而脾脏收缩一次,就相当于氧含量增加了 2.8%-9.6%。

   过去就有研究表明,脾脏的大小与潜水憋气的能力呈正相关。在对不同海豹种群的研究中就发现,越擅长深潜的海豹,也有着越大的脾脏。而巴瑶族进化出更大的脾脏,明显有利于水下作业。

  02

  可能有人会问,演化的历程是漫长的,时间都是以万年为单位计算。巴瑶族人究竟需要在海上生活了多少年,才能进化出这种生理特征?

  事实上,早前的研究就发现了一些现代人类还在进化的例子,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例如大多数藏族人身上就携有一种突变,这让他们可以适应高海拔地区中稀薄的氧气。而生活在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也适应了日常饮食中摄入大量的脂肪。这意味着日常的高脂肪饮食,并不会增加他们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有记载的历史显示,大约千年前巴瑶人就以海为家了。只要环境足够严峻,千年的基因改变,足以让一群人获得某种特殊的适应能力。但很可惜,目前还没人知道巴瑶人的明确起源,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一艘 lepa-lepa,摄于 1905 年菲律宾,图源:维基百科

  因为没有国籍,他们也没有相关的书面历史以证明自己的起源,而外人也只能根据他们的外貌特点、民俗传统以及口述历史了解一二。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这样描述的。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场洪灾将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公主冲走。公主的父亲严肃地命令下属出海找寻,如果找不到公主他们就不要回来了。因为一直找不到公主又惧怕国王的愤怒,这批人便在海上定居了下来,从此与陆地告别。

  不过,与其说这是历史倒不如说是一个传说。事实上,现代巴瑶族人为什么不上岸,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国籍。巴瑶族人强大的只是某些适应海洋环境的基因,但对于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他们反而显得更加束手无策。 


1990 年,一艘巴瑶船屋,图源:Jesus Peralta

  03

  在 19 世纪之前,大部分巴瑶族人生活海域还不存在“国界”。直到后来殖民势力入侵,这些海域的大部分也被清晰地划定了边界。

  只是,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些在海中漂泊的巴瑶族人,他们也随后成了“无国籍人士”。正因为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生活在各国海域边界的巴瑶人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也不受任何国家保护。

  这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状态,“无国籍”将影响到每一位巴瑶人的日常生活。因为不是哪个国家的公民,他们无法上学接受教育、不能拥有财产、不能合法就业,就算是遭遇了不公也无法进行控诉。


巴瑶族小孩在水中嬉戏。图源:Cory Richards/National Geographic

  巴瑶族小孩,从小就没有机会到岸上学习,而是在海上学习捕鱼的各种生活技巧。所以他们从小水性就很好,但却一个字都不认识。

  而为了捕鱼,他们也付出了一些沉重的代价。例如,一些巴瑶族小孩从小就会故意让耳膜穿孔,这能减少潜水时水压带来的疼痛。耳膜受伤后,巴瑶族小孩会头昏眼花地度过一两个星期,之后就更适应海洋了。所以很多年迈的巴瑶族老人,听力都不怎么好。

  另外,常年潜水也让许多巴瑶族人患上了顽固的减压症,经常性关节疼痛。而潜水时上浮太快导致的减压病,也是巴瑶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坐在海中高脚屋的巴瑶族老人,图源:Cory Richards/National Geographic

  事实上,因为没有一纸身份证明,他们对自己的年龄也没什么概念。每天,他们会根据日升日落和潮涨潮跌来判断大致的时间,但对年、月、星期等概念统统都不熟悉,过得非常原始。

  就像在陆地上的人出海会晕船一样,传统巴瑶族人一旦踏上岸边还会有一种“晕陆地”的不适应感。而这份不适,除了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贫穷、落后和文盲让他们受到了周围居民的偏见和歧视。即便是到陆地上打黑工,他们也比其他没有身份的非法移民更加“便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巴瑶人不喜欢陆地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卖鱼、买日用品他们能不上岸就尽量不上岸。在海上,他们的生活也浓缩成了最基本的需求,吃喝拉撒都在船上。因为没有电力设施,自然也不存在任何电子产品。 

  04

  原本,在海上没有纷争、自给自足地活着,也算过得去。但随着时代发展,巴瑶族人的平静生活注定会被打破。


坐落在印度尼西亚的 sampela 村, 由海中高脚屋组成的巴瑶渔民社区,图源:Muan Sibero / Shutterstock

  首先,需要追随鱼群而生的巴瑶族家庭,其实很容易产生“跨国界”的举动,受到驱逐。这使得巴瑶人捕鱼的海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再加上全球渔业贸易的发展,这也让巴瑶人的传统渔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所在的海域鱼类变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传统的渔猎方式更没有能力与现代化的渔业抗衡。


巴瑶族男孩手持瓶装氰化物,他们会潜到 60 米深处,将瓶内的有毒氰化物泵出。为了防止氰化物中毒,他们会过快的上升,很容易患上减压病。图源:James Morgan

  为了提高渔获量,他们也做出了一切极端的改变,如自制土火药炸鱼,又或是使用氰化物毒鱼等。

  但这种犹如杀鸡取卵的破坏性捕鱼,让当地的鱼类大量地死亡,海底的珊瑚也遭严重的破坏,当地海洋生态陷入恶性循环后,能捕获的鱼就更少了。以往每日收获的鱼类,还能拿到鱼市上出售。但现在运气不好,一天下来甚至都不够一家几口人的伙食。


被自制土炸药炸伤的巴瑶族妇女 Ibu Hanisa,图源:James Morgan

  此外,他们用于制造船屋的轻质木柴也因砍伐过度而濒临灭绝。如果没有了这种木船,较重的木材也意味着需要用到发动机和汽油。而这两样东西横竖都是“钱”,传统巴瑶家庭无法承担的,只能继续砍伐。

  而近年来东南亚旅游热,也让一些巴瑶族小孩开始找到了“赚钱”的窍门。一见到游客,乌泱乌泱的巴瑶族小孩便会主动靠近,讨要着零钱或零食。又或是兜售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鱼虾。这一切,都让巴瑶族人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差,他们的形象也从当初的淳朴、自由变成了贪婪、短视。


向游人讨要零食的巴瑶小孩

  近年来,为了避免争端和保护海洋资源,政府开始鼓励他们上岸谋生。现在巴瑶人也主要分为三类,传统的巴瑶族人仍以船屋为生,四海为家。而住在海边高脚木屋的巴瑶人则迈出离开大海的第一步,开始尝试着适应陆地,但依然不愿意彻底离开大海。也有不少渴望稳定的巴瑶族人已经获得身份证明,开始在村镇里工作生活,结婚生子,尽管只是“二等公民”但至少不用飘摇一生。

  在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他们的原始文化也正在一点点消失。对于巴瑶族人的这些改变,有人开始会感叹他们从向往自由到彻底向现实屈服。但如果可以选择,谁又愿意做一辈子的“另类文化活化石”呢?  

来自:
SME科技故事(ID:SMELab)

作者:Johnson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