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柳
出品:网易科技《态℃》栏目组
一夜之间,北京、广州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武汉新增 136 例,就在这些消息公布之际,深圳也确诊了一例患病者。在泰国、日本等国,也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病例。
虽然国家卫健委表示,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
在未找到传播源以及传播途径的情况下,专家建议要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和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戴口罩。
但药店里口罩五花八门,到底如何选择才能有效防护疾病?
一、这两种口罩才有效!医用外科口罩和 N95 口罩
目前,市面上有棉布口罩、纸口罩、活性炭口罩、海绵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 N95 口罩等多种类别。但能起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功能的只有医用外科口罩和 N95 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手术室等高要求环境,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对于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及较强。医用外科口罩也可用于防流感。
《医用外科口罩》为(YY 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为(YY/ T 0969-2013 )。而 YZB 则是指医疗器械企业注册标准,即企业自行制定的产品标准,可在国家药监局进行查询。
据了解,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级别更高一点是大家说的 N95 口罩。
N95 型口罩是是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 9 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 NIOSH 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 95%。N95 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 N95 标准,并且通过 NIOSH 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 型口罩”。
N95 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 1 至 5 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 N95 标准以上的口罩。
以冠状病毒为例(2019-nCoV 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平均直径约 100nm 即 0.1.um,再加上传播载体,比如飞沫直径约 1-5um,而 N95 对 0.3um 非油性颗粒过滤效果 ≥95%,N95 可以实现有效的过滤。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用 N95 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 N95 口罩。有分析结果表明,N95 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在临床环境中用于预防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作用无显著差别。但同时也说了 N95 口罩密闭更好。 那么,如何正确佩戴 N95 口罩呢?
首先,把口罩的固定带每隔 2-4cm 拉松;其次,戴上口罩,将固定带分别置于头顶及脑后;然后,按压口罩边上的金属条,使口罩适合自己的脸型;最后,检查下 n95 型口罩的密闭性,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即可。
目前,医护人员已经戴上了 N95 口罩进行防护。 武汉疾控专家梁建生介绍,市民如果是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病人,则要佩戴防生物的 N95 口罩。
WHO 推荐的防护小贴士
临近春节,春运期间人流密集流动性也大,在这个期间,更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因此,需要广大老百姓加强对传染病的认识,尽量避免去有疫情的地方,以及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待在家里,减少外出,以免被传染,特别是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翻译了 WHO 推荐的 2019-nCoV 防护小贴士,建议大家收藏传播。
*TIPS:
1、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2、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难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