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老铁
在对抗疫情的一个月时间里,快递和物流业也遭遇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以往高速的增长势头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被打乱,线上零售遭遇打击;而另一方面,由于疫情与春节叠加,一线服务人员返乡,使得快递业尤其加盟为主的通达系,在服务上受到较大质疑。
如今我们对抗疫情处于决胜的关键时刻,随着数据的转好,部分商业开始逐渐恢复,我们有必要来复盘并盘点这场疫情对物流快递业的重要影响,并找出其后行业变革的主要方向。
2020 年开局:物流同比下降,通达系承压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0 年 1 月,全国快递服务总量为 40 亿件,并预估 2 月业务规模大致为 30 亿件
2020 年春节在 1 月末,虽与疫情叠加,但考虑到年尾几天恰为电商淡季,加之今年春节各地采取了封闭化管理,事实上提高了人们对快递和电商的依赖,国家邮政局也披露,2020 年春节期间快递业共投递 8125 万件快递,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110.34%。
这场疫情反而加大了用户对快递和电商的依赖,这也是快递企业在春节期间普遍面临配送和运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为剔除春节这一特殊因素影响,我们不妨用 2020 年前两月对比上年同期:2019 年前两月快递公司共配送 72.2 亿个包裹,支撑了 11500 亿元以上的线上零售总额,平均单包裹承载了 159 元的线上零售额。
2020 年 1 月,配送了 40 亿个包裹,支撑了 6000 亿的零售额,平均为 150 元,维持此数据,若 2 月配送数据如国家邮政局预测的 30 亿个,当月拉动线上零售大致为 4500 亿元,前两月快递行业共支撑了 10500 亿元的网络零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1000 亿元。
快递业在前两月大概损失了 6 个多亿的包裹数。
由此可见在疫情期间,全国线上零售处于严峻的压抑环境,对快递业影响甚重。
这会对快递业产生何等影响呢?
我们先看利润情况,我们整理了通达系代表企业和顺丰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的订单和市场占比情况,见下图: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在A股上市的韵达、申通和圆通三家公司总市场占比基本稳定,虽然中间小有波动,但整体市场格局并无太大变化,我们又查阅了在美股上市的百世和中通两家公司,截至到 2019 年 Q3,中通市场占比为 18.9%,较上年同期增加 2.3 个百分点,百世快递市场份额则由去年同期的 10.8% 增加至 11.7%。
至此通达系五家公司市场占比超过 7 成,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顺丰作为自营模式代表市场占比则有所下滑,降到了 7.6%。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由于此前行业频繁使用价格战,尤其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平台崛起之后,其产生的快递量占全国总包裹的 20%,但若拼多多 2019 年 GMV 过万亿元大关,其行业占比大概在八分之一上下,用八分之一的市场占比撬动了 20% 的包裹量,说明拼多多单包裹所支撑的订单仍然偏低,以此推论,拼多多产生的订单大多被价格战擅长的通达系所消化。
与此同时,我们也制作了 2012-2019 年的行业总订单和收入情况,见下图:
单量计价单位为“亿件”,收入为“亿元”
降价几乎是这 8 年的主旋律,但也可以看出,近四年以来行业的降价力度开始削减,降幅大幅降低。
一方面,拼多多崛起,在义乌等地区甚至产生了每票 3 元左右的超低价,而另一方面,行业整体仍然是在降价的,究竟谁在承担中间成本呢?
显然是快递公司。
2019 年通达系纷纷下调了单票收入,其中韵达由年初的 3.56 元降至期末的 3.04 元,申通由 3.38 元降到 3.24 元,圆通则由 3.44 元降到 2.73 元,为争取新订单,对加盟商收件进行补贴,稀释收入。
在此之前,快递公司也都在讲规模优势和大数据能力,是否可借此来对冲降价损失呢?答案是否定的。
截至 2019 年中,圆通单票毛利由上年同期的 0.39 元降到 0.38 元,韵达和申通的年中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也呈下降态势。
结合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通达系以降价和牺牲毛利为代价,换来市场份额的增加和营收的增长。
那么顺丰此类自营模式快递公司又当如何呢?
在 2019 年顺丰也加大了降价力度,由年初的每单 24.85 元降到期末的 19.3 元,这其中主要原因为:开始加大对非强时效产品的投入(如二日达或三日达),来争夺高客单价快件,但总体上顺丰的单价仍然高于行业均价接近 10 元,并未陷身价格战,这也是过去一年市场份额小有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 2019 年中,顺丰的毛利率为 17.84%,同期圆通为 12.38%(快递行业),申通为 15.98%,韵达为 14.12%。
这不仅说明顺丰较通达系的产品溢价能力较高,也说明其自身尚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当线上消费被压抑时,通达系作为 7 成的市场份额,自然首先被冲击,结合此前的降价换市场,牺牲盈利性等因素考量,2020 年这个开局,会严重影响通达系的营收、盈利,这都是必须要审慎对待的,即过去以规模换市场的道路是否要有所调整。
对于顺丰,基于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在过去一直不是电商崛起的最大红利分享者,在如今市场格局下,是否存在抢占地盘的条件呢?
继续呼吁快递公司 2020 年涨价
在 2019 年末,我们曾撰文认为快递公司应该结束价格战的做法,在市场增速变缓,企业资产膨胀的背景下,应该适当考虑涨价来确保企业的利益。
由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我们仍然呼吁快递企业 2020 年涨价。
我们用“ROE(股东权益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这公式来表示,这也是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标。
若快递企业继续维持此前的运营模式,牺牲利润换市场,以上公式中,利润率自然是要被稀释的,在过去几年,通达系也都在进行“中转自营”以及多地建仓等基础设施建设,顺丰则在进行机场等设施建设,总资产规模处于膨胀阶段。
我们整理了 2018 年和 2019 前三个季度代表企业的资产和营收情况,见下图
以上单位均为“亿元”
除韵达外,资产增速均大于营收(韵达较早进行转型,近两年资产增速有所放缓),这就意味着若 2020 年线上零售出现较大震荡,增速进入中低速,快递行业总营收的成长是要面临极大压力,那么以上公式中的资产周转率将难以改善。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快递行业确实在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利润率,而另一方面,行业所处于快速增长势头,虽然牺牲了部分利润,但较大的成长性依然可以获得市场、用户以及资本的青睐。
但如今,以上因素所带来效果越来越微弱,大数据随着中转直营以及电子面单的施行在短时间内已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效率,2020 年开局的低落又给行业蒙上重重阴影。
此外,由于快递行业高收入,低利润率的属性,若总营收增长承压,在期间费用不断增加之时,企业盈亏平衡点右移,利润率的下降是在所难免。
基于此,我们是不建议快递行业继续沿用老办法的。
若小幅涨价,不仅可拉动营收,也可改善利润率,不仅改善 ROE 这一指标,更可将盈亏平衡点左移,降低企业增速变缓,削减期间费用的可能,使企业可在市场消极之时加大研发、市场等投入,为下一个爆发点积蓄力量。
在春节期间,自营物流的顺丰、京东以及邮政承担了极大的责任,较之通达系反应快,储备物资丰富,贡献大,后者若要根本上提高用户体验,仍然要加大资产的投入,看上表顺丰与通达系的总资产差距便知。
会有声音认为降价会削弱竞争,我们不妨这么看:
1. 降价是个行业集体行为,并不会削弱单一企业;
2. 有现金流的电商企业可对快递进行补贴,降低终端商家负担,如拼多多对农产品每快递补贴2-3 元,淘宝、天猫联合菜鸟设立 10 亿元专项基金,用于补贴供应链和物流,针对快递员,提供揽收补贴、免费保险,免收菜鸟裹裹技术服务费等措施来促进快递网络的恢复。
在市场行业风险加大之时,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共担风险这都是值得赞扬的,毕竟快递企业在过去的 20 年时间里为中国消费者、零售业和快递公司牺牲太多。
最后再做总结: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快递涨价,不喜勿喷。
来自:
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