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不,牛粪上长的东西比鲜花好看多了

菌 .png

  和养猫养狗养乌龟一样,菌也可以被养,给予它们合适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它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就来讲讲两种好看的霉菌:

  一种是在狗屎(哺乳动物)上经常出现的须霉(Phycomyces)

  一种是在牛粪(草食动物)上经常出现的水玉霉(Pilobolus)

  01

  首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霉菌?

  霉菌是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一分子,家里的面包、干果、蔬菜和水果发霉了,都是霉菌引起的。

  霉菌的名字里带“菌”,但它们跟我们熟知的细菌没有什么关系,它们其实是一类真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一些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

undefined
发霉的萝卜。图片来源:优酷

  02

  也许你没听说过须霉,但一定听说过毛霉。

  毛豆腐上那些绒毛状的东西就是它啦,这是一种有益霉菌,美味的豆腐乳、豆豉也是靠毛霉做出来的。

undefined
豆腐乳上的毛霉

  而须霉,就是毛霉科下须霉属的通称。它常以腐生菌形式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最常出现在各种哺乳动物的粪便上。

  在上海的冬季,它经常在狗屎和猫屎上出现,因此在草坪里就能看见它的踪影。

  微观世界的须霉就是长这样啦↓↓↓

  多图 预警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须霉

  在毛霉科中,须霉绝对是人美腿长的校花级真菌。

  比如毛霉属的孢子囊只有不到 0.1mm,但须霉的孢子囊却超过了 0.5mm,足足大了 5 倍。不仅体型大,黄色的孢子囊颜色鲜艳,囊柄也晶莹剔透。

  须霉会对许多外部刺激作出反应,包括光,紫外线,电离辐射,重力,风,气味和压力等等,除了聋哑之外,它具有人类传统意义上的所有感官。

undefined

  培养须霉,观察它们的生命史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过程。

  起初我看到网友发的花盆里长出须霉的照片,辗转联系到主人后,收到她寄来的须霉大孢子体。

  就是这卫生纸包裹的几根发丝一样的菌,上面的黑点点就是孢子囊。

undefined

  我将部分发丝和孢子囊用生理盐水浸泡,3000 转离心,摇匀,接种到真菌培养基上。很快,大概 1 天的时间,就长出了漂亮的菌丝。

  虽然菌丝迅速扩张,覆盖整个培养皿,但长出的都是小孢子体,要看到黄色的大孢子体却十分不容易。

  经过各种尝试,改变温度、光照、湿度等等,终于在 5 个月后,养出了须霉的大孢子体。长出来后,它们便迅速蹿高,不到三天就从小不点变成了假发,此时的须霉已经彻底老熟了,结束一轮生命周期后,又会再次开始萌发孢子,如此循环往复。

undefined
老熟的须霉长成了一顶假发

  来欣赏一下生命成长过程的延时摄影吧!

  03

  水玉霉同样属于毛霉科。

  除了样貌美丽之外,它还有一个特别功能:

  BBC 纪录片曾这样对水玉霉作介绍,“水玉霉能在 2 微秒内将孢子囊的速度从 0 加速到 30km/h,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两万倍,最终将孢子囊弹射到 2 米以外”——这些数据也让它名声大噪。

undefined
弹射孢子囊

  想要在生活中找到水玉霉并不容易,当知道它经常出现在草食动物的粪便上后,每逢出门爬山,我都格外注意牛粪。

  功夫不负有心人 10 个月后,我果然在野外找到了它,当时的心情可以用狂喜来形容,高兴地跳了起来。

  水玉霉很小,直径才 0.5mm 左右,肉眼根本注意不到,加上草食动物的粪便上喜欢长一种黄色的刺盘菌(Cheilymenia sp),便更加使人忽略水玉霉的存在。

  这是一块几乎分解殆尽的牛粪,乍看就是一堆土,黄色的是刺盘菌,旁边的黑点点就是水玉霉。

undefined

  再放大一些,你便能看到晶莹剔透的水玉霉。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第一次遇见并没有拍摄到水玉霉发射孢子囊的过程,幸运的是,过了一段时间朋友给我寄了 2 块生长着水玉霉的牛粪,用树叶精心包裹。

undefined

  收到后我立刻保湿培养。

undefined

  怎样能养出大量的个体?在我优柔寡断的研究完所有方案后,基本确定了培养基种类——牛粪培养基。

  就是用干牛粪煎汁、过滤,混合一些营养物质,做成适合水玉霉生长发育的培养基。

  等了大约 2 天,培养皿上只有模糊的一点,我感叹它生长地如此慢,让我好煎熬。

undefined

  一周后,我惊喜地发现里面长了 4 丛茂密的水玉霉,个子高高的,能有 4mm 长!就这样我知道我培养成功了,心从焦灼到骄傲,喜不自禁。

  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呢?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隐藏着很多从没关注过的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曳尾菌、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号

来自:
文汇报

作者:Johnson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